受保护物种的非法贩运:大象濒临灭绝
非洲象正面临致命的威胁。由于偷猎和栖息地破坏,这种厚皮动物的数量在七年内减少了30%。事实上,国际象牙贸易正在危及这一珍贵物种的生存。由于缺乏联合行动计划和创新技术来终结这场由人类贪婪驱动的屠杀,大象正面临灭绝的威胁。然而,我们仍然有可能保护大象,避免它们遭受其他受保护物种的命运。
虽然打击大象偷猎一般属于负责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部门的职责,但打击《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所禁止的象牙国际贸易则主要属于海关部门的职责。

事实上,形势严峻,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在全球范围内已达到令人震惊的水平。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数据,2010年至2012年间,大象的非法猎杀数量高得令人难以承受,2011年增长了约8%,这意味着约有4万头大象遭到非法猎杀,当年大象种群数量可能下降了3%。虽然2011年似乎是特别致命的一年,但2013年的数据表明,非法猎杀至今仍在以不可持续的速度持续进行。
大象数量的下降是由于偷猎象牙造成的。然而,除了偷猎之外,为了扩大农业用地或伐木而破坏大象的栖息地也是一个因素。情况并非完全不容乐观,在南部非洲,卡万戈-赞比西跨境保护区的草原象数量也保持稳定,甚至有所增加。

在欧洲人殖民之前,非洲曾是“2000多万头大象”的家园。尽管在20世纪70年代,大象的数量估计仍有100万头,但如今仅剩三分之一。2014年,大象数量为35.2万头,而2007年则为49.6万头。大象的分布非常不均衡。仅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和坦桑尼亚就拥有近四分之三的大象。但非洲大陆大部分地区的大象数量呈下降趋势,只有少数国家(例如肯尼亚)数量趋于稳定,甚至有所回升(例如东部的乌干达,以及西部的贝宁、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
从生态角度来看,大象是关键物种,这意味着它们的存在对其他物种的影响尤为显著。它们是重要的种子传播者,影响种植密度,并防止草原被灌木和森林入侵。它们的大规模消失改变了生态动态,改变了物种组成,并影响了大片地区的畜牧业。此外,大象的消失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影响,因为在许多非洲国家,大象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而旅游业是这些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主要贡献者。大象也是社区保护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举措促进了原本处于边缘地位的农村社区的发展。
在多哥,从其他国家缴获象牙的现象十分普遍。EAGLE-Togo 正在努力支持政府的打击工作。多哥拥有约100头大象,其面临的问题是,它成为了象牙非法运输的中转站。事实上,环境与森林资源部已经记录了多起象牙缴获案件。其中最严重的几起发生在2013年至2016年期间,引起了媒体的报道和起诉。据环境部称,多哥逮捕了约90名受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贩运者。致力于保护自然的整个社会都一致认为,需要采取三管齐下的措施:打击偷猎、打击象牙贩运和减少需求。但 EAGLE 网络主张严厉打击野生动物贩运者,以震慑其他潜在的贩运者。多哥反腐败联盟助理协调员表示:“只有提高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反腐败意识,并严肃打击腐败,这一切才能有效。”(多哥反腐败联盟)
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