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青枯病疫情:转基因水稻的争论
参与国际水稻倡议“健康作物项目”的科学家最近对一种正在困扰东非稻田的细菌性枯萎病发出了警告。他们表示,获得专利的转基因品种或许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青枯病对东非水稻作物的威胁日益严重。“健康作物”项目由盖茨基金会资助,由来自美国和德国大学、法国发展研究所(IRD)、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和其他机构的研究人员组成,他们在坦桑尼亚发现了一种源自中国的青枯病菌株。随后,他们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使非洲种植的水稻获得了对该病害的广谱抗性。
由此培育出的转基因水稻有望在肯尼亚推广,因为肯尼亚近期出台的法规允许引进转基因作物。然而,由于这些水稻品种已申请专利,这引发了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国际水稻研究所及其合作伙伴首次提出利用转基因技术对抗青枯病的方案。20年前,国际水稻研究所在菲律宾进行田间试验的首个转基因水稻品种“BB水稻”曾引发争议。转基因水稻的反对者认为,解决这一病害的长期解决方案在于恢复作物多样性,而不是引进转基因品种。
东非的情况比较复杂,因为农业社区通常更青睐当地的水稻品种。一些专家认为,与其替换这些品种,不如帮助农民增强当地作物的抗病能力,并采取适当的农业措施来控制病害。
东非的青枯病疫情对该地区的粮食安全构成了重大挑战。转基因品种是否能解决这一问题仍是一个关键的争论话题。研究仍在继续,未来的决策将对该地区的农业产生重大影响。
感谢 MVIWATA 对本文的帮助。
资料来源: //grain.org/e/7038
